为传递母校问候、加强员工与学校以及学院的联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更好地发展,公司“叶落归根”寻访员工暑期社会实践团于线上采访了10级音乐教育专业1003班祝婷婷学姐。
一、 “一个特师的老物件”
祝婷婷:物件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了,毕业八年了我最怀念的居然是二食堂的巴西烤肉饭和小门口卖鸭爪的大叔,还有吉祥庵那边的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对面原来有一家米线店我真的是做梦都想吃,现在应该都没有了。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当初刚入学时的迎新会以及我们当时堪比叙利亚风格的琴房。
二、“一张校园内的照片”
翻了好久的相册决定分享这一张,这一张是我们大一入学没多久宿舍合拍的。这么多年我们依旧没有断联系,虽然都已结婚生子但这是属于我们一辈子的记忆。
如果有机会再和母校合照的话,最想去的地方是小门口女生宿舍楼的502宿舍和琴房!一个是我住了三年的房间,一个是折磨了我三年的地方。
三、“一位特师的老师”
我们那个时候因为学校还是专科,各个方面都不如现在的资源。记忆最深的老师就是合唱指挥课的郭老师;声乐课的老师是张贺香,一头长长的羊毛卷,每天都着装的很精致,人超级善良;还有我们舞蹈课的老师,虽然忘了姓什么了,但是也是超棒的老师;音乐治疗课的胡老师也超好。
四、“一段特师的回忆”
对母校印象最深刻的要属听障生了,我当初是填错志愿阴差阳错下报了特师,在学校的那三年认识了很多听障同学,练习手语的最快方式就是和他们交流,那个时候觉得这个学校真的很好。
五、“一个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故事”
虽然毕业后我并没有成为一名特教教师,但是在特教所学到的知识、感受的氛围、遇到的每一位良师都记在心里,特师值得所有高考学子报考。
总结:过来人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学好专业课,这是出来工作的根本。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到学校去任教,专业能力一定要强,珍惜大学在校学习时光,不负韶华。(图/祝婷婷 文/李倩 编辑/吴林烜 审核/黄珏)